換季肌膚拉警報!這些狀況你中了幾項?

是不是自從入秋後覺得擦什麼都不吸收、妝又特別不服貼?請等等,別急著懷疑保養品沒效,其實是你的肌膚保護層正在求救。

換季因為溫差變大、濕度下降,加上冷氣與暖氣交替,皮膚的保護功能容易失衡,乾燥、敏感、出油、脫屑等狀況就會趁機全面爆發。

嬡小編提醒大家,你們的肌膚沒有壞掉,只是太努力在自我修復。其實只要了解自己膚質的真正需求,重新建立穩定的防護層,換季保養真的一點也不難。

 

 

目錄

 

•為什麼換季時肌膚容易鬧脾氣?

•不同膚質的換季狀況與對應策略

  • 乾性肌:缺水+缺油雙重打擊
  • 油性肌:以為出油,其實是缺水型油肌
  • 混合肌:兩頰乾、T字油,最容易混亂
  • 敏感肌:防護力崩潰的紅臉危機

 

•換季洗臉小訣竅

  • 選擇溫和型洗面乳
  • 水溫要剛剛好
  • 洗臉時間不宜過長
  • 搭配按壓式清潔代替搓揉
  • 換季減少早上洗臉次數
  • 洗後3分鐘內一定要保濕


 

•破解保養品行銷話術:怎麼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產品?

  • 看「成分」,不看「形容詞」
  • 看「順序」,不看「添加」
  • 看「品牌理念」,不看「流行趨勢」

 

•懶人包,建立穩定的肌膚三原則:溫和、穩定、長效保濕

 

•結語|讓肌膚重新呼吸,從修護開始




 

為什麼換季時肌膚容易鬧脾氣?

 

季節轉換時,環境中的溫濕度變化會直接影響皮脂膜的穩定度。皮脂膜是由皮脂+汗水形成的天然保護層,負責鎖水與防禦外在刺激。

 

當這層保護牆被破壞,水分流失、角質層變薄,就容易引起以下問題:

 

  • 乾性肌:水分流失快 → 脫皮、粗糙、上妝卡粉

 

  • 油性肌:皮脂分泌失衡 → T字出油、兩頰乾燥

 

  • 混合肌:局部泛紅、刺痛,兩頰緊繃

 

  • 敏感肌:泛紅、癢、微刺痛,甚至發炎


 

另外還有空氣中的過敏源(灰塵、花粉)、冷氣暖氣循環、壓力與飲食改變,都是導致保護層受損的隱形兇手。

 

不同膚質的換季狀況與對應策略

針對每個人不同的膚質,嬡小編這邊整理出會出現的狀況,以及如何因應情況做改善,希望能幫忙大家無痛換季。

1. 乾性肌:缺水+缺油雙重打擊

乾性肌在換季最容易裂牆,這類型膚質角質層本身含水量低,遇到氣候變乾更容易緊繃脫皮。


改善建議:

  • 選擇含有神經醯胺、角鯊烷、蜂王乳、玻尿酸等成分的保養品,強化鎖水保護層。
     
  • 洗臉不宜過度清潔,避免含皂鹼產品。
     
  • 睡前可厚敷保濕霜或敷片狀面膜加強修護。
     

小撇步: IMAIZE蜂王乳霜的天然脂質與胺基酸比例接近人體皮脂,可快速修補乾裂的肌膚保護層,讓膚況穩定回彈。

 

2. 油性肌:以為出油,其實是缺水型油肌

很多油肌在換季會出現越保養越油的錯覺。但其實是因為皮膚缺水才過度分泌油脂保護肌膚。

 

改善建議:

  • 使用清爽型保濕精華,例如玻尿酸+β-葡聚醣複合配方。
  • 避免使用含酒精或酸類過強的控油產品。
  • 加入輕油重水型產品,如IMAIZE靈芝藍銅水光精華等,幫助平衡油水平衡。

 

3. 混合肌:兩頰乾、T字油,最容易混亂

混合肌是最多人困擾的膚質,這類肌膚照顧更要細心,需要分區照顧,T字控油、U字保濕。

改善建議:

  • 白天以清爽型保濕為主,晚上加強滋潤。
  • 每週使用1-2次溫和去角質。
  • 換季時可搭配鎮定+修護成分的保養,例如積雪草、紫草、金盞花萃取。

 

 

 

4. 敏感肌:防護力崩潰的紅臉危機

敏感肌在換季最容易泛紅、刺癢。主因是角質層變薄,微血管容易擴張。

改善建議:

  • 優先建立防護層,而非美白或抗老保養。
  • 成分選擇越單純越好,避開香精、酒精、高濃度酸類。
  • 使用具有修護的成分,如神經醯胺、燕麥胜肽、蜂王乳蛋白、尿囊素。
  • 敏感時期請先讓肌膚休息,不要同時嘗試太多新品。

 

換季洗臉小訣竅

 

很多人不知道,其實換季肌膚的嚴重程度,跟平常清潔做得對不對有關,如果換季的時候不幸中獎了,洗臉的時候記得要注意這些:

 

 一、選擇溫和型洗面乳

 

換季時皮脂分泌不穩、角質層容易受損,一定要避免太強清潔力的洗面乳。


 

  • 選擇 弱酸性(pH值5.5~6.0) 洗面乳,維持皮膚保護層的微酸環境。

 

  • 避免含有皂鹼、酒精、高濃度酸類或人工香精的產品。

 

  • 泡泡越多 ≠ 洗得越乾淨。泡沫太細膩、太滑的反而會帶走皮脂。


 

小建議:IMAIZE的蜂王乳植萃洗面乳,是植物系胺基酸基底,溫和清潔同時保留皮脂膜的完整,換季時使用可以放心呦!


 

二、水溫要剛剛好

 

很多人有個迷思以為熱水洗臉會比較乾淨,但其實熱水會加速皮脂融解,導致乾癢與脫屑讓保護層失去作用。


 

  • 使用微溫的水(約32–35°C),溫度接近體溫即可。

 

  • 清潔完用冷水輕潑臉幾下,有助收斂毛孔、鎮定肌膚。


 

 三、洗臉時間不宜過長

 

洗臉時間太久反而會讓角質層中的保濕因子流失,建議控制在 30 秒~1 分鐘內完成,尤其是乾性或敏感肌。


 

 四、搭配按壓式清潔代替搓揉

 

手指直接在臉上大力搓會刺激角質層,也很容易造成臉部細紋增生。


 

正確方式:

 

  • 將泡泡先打在手中或起泡網中。

 

  • 用泡泡覆蓋全臉後,以指腹按壓滑動方式清潔。

 

  • 最後以清水徹底沖乾淨,不殘留泡沫。


 

五、換季減少早上洗臉次數

 

若早上起床臉上沒有明顯出油,可以只用清水或溫和型潔顏水清潔,這樣可以減少對皮脂膜的破壞,幫助肌膚維持穩定。

 

六、洗後3分鐘內一定要保濕

 

洗臉後3分鐘內是皮膚最容易乾燥的時候,建議立刻使用化妝水+精華+乳霜鎖水修護。


 

保養小訣竅: 換季時的保養應該是清潔簡單、保濕紮實,不要一味追求潔淨感。穩定的肌膚狀態,是從溫和清潔開始。

 

 

破解保養品行銷話術:怎麼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產品?

 

最後一個額外的分享,市面上保養品標語五花八門:「醫美級修護」、「7天緊緻」、「水光感肌」……

但這些詞很有可能是行銷包裝詞,不代表實際功效。換季時候大家想要找到真正有效的產品,嬡小編分享可以從以下方式去判斷:

 

 一、 看「成分」,不看「形容詞」

 

  • 「抗敏」不一定有鎮定成分,但有積雪草、尿囊素就表示真的。
  • 「保濕」不代表深層補水,確認是否含有玻尿酸、神經醯胺、甘油等有效鎖水因子。

 

二、看「順序」,不看「添加」

若主打成分排在成分表最後(如第15項之後),含量可能極低,例如某產品強調「金盞花添加」,但如果排列在很後面,就可能只是點綴。

 

 三、看「品牌理念」,不看「流行趨勢」

真正好的保養品牌應重視來源、比例、穩定性,而非流行話題。

像我們家的產品堅持使用台灣在地蜂農的新鮮蜂王乳,以無水保養為理念,減少刺激性化學溶劑,讓敏感肌也能安心使用,這才是肌膚穩定的關鍵。

 

懶人包,建立穩定的肌膚三原則:溫和、穩定、長效保濕

 

  • 溫和清潔: 避免使用高起泡或酸鹼值不平衡的洗面乳。
  • 穩定修護: 每天早晚使用鎮定+保濕雙重功效的精華與乳霜。
  • 長效保濕: 鎖水不等於厚重,選擇能貼膚成膜的滋潤質地更有效。

小秘訣:換季時減少產品種類、回歸基礎三步驟(清潔 → 保濕 → 防護),等膚況穩定後再逐步導入美白、抗老產品。

 

 

|溫和 X 穩定 X 長效保濕首選|IMAIZE嬡妹籽蜂王乳霜

 

結語|讓肌膚重新呼吸,從修護開始

 

當肌膚出現乾癢、泛紅、刺痛、卡粉等警訊時,不是保養失靈,而是提醒你該回歸肌膚本質。記得,穩定比改變更重要,建立健康的防護牆,才能讓之後的美白、抗老真正發揮功效。

 

換季不是肌膚的敵人,而是一次重新養成好膚質的契機。只要懂得傾聽肌膚的訊號,調整步調與選品,你會發現,肌膚其實比你想的更懂得自我修復。

 

已加入購物車
已更新購物車
網路異常,請重新整理